第247章 下定决心!
“说完了庙堂,再说说你们襄阳吧。”
说完这句话,朱权忽然变了一个口音,叽里呱啦说了起来。杨溥眼前一亮,这正是他们当地的口音,很纯正的味道。
朱权开始说起了襄阳的特产,以及农桑、水利等情况,杨溥在一旁默默听着,遇到见解不同的地方,也会给予反驳。
两人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旁的方孝孺紧皱着眉,他听不懂方言,只觉得两人的形象,愈发的高大起来。
半晌后,杨溥抿了抿嘴,看向朱权的目光中,充满了高山仰止。
看眼前这位侍卫,比自己的年龄大不了多少,学问竟然如此深厚?
“对了,如今新政在苏州推行的差不多了,江浙地带,乃是鱼米之乡,可是也滋生出大量为非作歹的士绅,你可有什么办法限制他们?”
“最好能让这些只图享乐的士绅,真正为大明做出贡献!”
听到这个问题,杨溥低下了头,开始认真思索了起来。
他不敢贸然回答,偶尔抬起头看了朱权一眼,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就当朱权快没有耐心时,杨溥终于鼓足了勇气,说起了自己的见解。
“欲使国家富裕,途径无非两端,一则节流,二则开源。节流者,在于精简朝廷用度,削减不必要之开支,杜绝奢靡浪费之风;开源者,则需广开财路,发掘新的财富来源。”
朱权顿时乐了,饶有兴致的问道:“说说这开源之事。”
杨溥深呼一口气,郑重的说道:“古有汉武帝时期,朝廷挥师抗击匈奴。打了四十余年,民生凋敝、国家困苦,百姓生不如死……”
“而到了汉宣帝时期,大汉依然与匈奴作战,看似战事耗费巨大,实则不然。大汉拓展了疆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商贸往来日益繁荣。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得以远销西域乃至更远之地,而西域的奇珍异宝、特产香料也流入中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充盈了国库,国家愈发富裕。”
杨溥稍作停顿,目光坚定地继续道:“由此可见,我大明若想让士绅们为国家效力,亦可从开疆拓土着手。掠夺异族资源,以充实我大明民生。”
“引导士绅参与其中,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