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绊子,只不过周禛应变极快而且通晓佛法,几句禅意十足的话便将坏事变成了好事,哄得太后开怀大笑。
沈璃将那些话记了个真切,但她自然是不会帮李恒打圆场的,倒是帮周禛也省了事,让他闹闹肠胃,赶不上这场热闹。
目前看来将太后哄得高高兴兴的是弈王,弈王与上一世处境大为不同,上一世太子操办的寿宴、就连观音像也是让太子出了风头。
如今,彻底反过来了。
沈璃乐得瞧见这场面,上一世李恒登基的时候不自诩真命天子吗?她就是要让他一步步明白,他自己就是个废物,再怎么苦心经营也坐不上那至尊之位。
“哀家这有个彩头,谁送的寿礼最得哀家心意,这彩头便归谁。”太后指了指身侧宫女抱着的卷轴。
沈璃记得,那是太后的亲笔字,字写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东西挂在家里,办很多事就容易多了。
到了她献礼的时候献的正是一幅菊花图,画展开的时候最先有反应的是郑贵妃,她眼皮甚至在抽动。
她又看到了沈璃的画,那熟悉的笔触当即便让她想起自己那幅神女图,当下便没了精神。
其他人都是赞誉有加,等面向众人的时候,百官也是纷纷惊叹其精巧与意境,也有不少真正爱画的人心里遗憾没见到那号称惊世的神女图。
神女图早已经被宫中传神了,可外面人不仅没见过甚至再也没有机会见了,不禁引以为憾。
“这个好,当是哀家同你换的,不如你写得好可不要嫌弃。”太后见了画便将那幅字给了沈璃。
沈璃也是意料之中,上一世这个给了李恒,但现在在她手上,已经足以说明太后很介意观音像的事,她没有白白让影子下那巴豆。
她谢了恩领赏与顾长安一起坐了回去,继续等着开席。
等本朝寿礼进献过之后,便是各国来朝贡使臣了,使臣有六七个,其中最大的三方势力当属倭国、高丽和安南了。
高丽和安南进献后都得到了价值不止十倍的馈赏,高兴得两国使者坐下之后还两眼放光。
“这天朝大国的面子掏的可是夫君的口袋。”沈璃在他耳边道:“夫君可心疼?”
“还好。”顾长安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