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川下令各地六堂四军中层以上人员全部到长山城集中议事,时间定在这一年的立冬。后来,奉武宗的年鉴上,把这一事件标定为长山冬议。
其实说是议军也是议宗,奉武宗毕竟涉及到武道、商路、农事、城建、灵兽、渔业、矿藏、冶炼、军事等等诸多方面,包括香水、酿酒、冶铁、玻璃、山石、肥料等各个行业,面大且广。从九月份定下来时间,到十一月份,奉武宗各地人员陆陆续续从蛇岛、太妙山、石固县、怒河府、北境七城、天坑大裂谷、西山城、西岐境内三郡等各地汇集而来。
长山城的商家赚疯了。
要知道,奉武宗这么一来就是好几千人,这等于是一个大型的商务会议团,且绝大部分人都没来过西岐。他们壕得很,出趟差大买特买,从孩子的玩具到武者的晶核,买的就是一个过瘾。在世人眼里,这是一个西方世界,珈南境内属于南方世界,处处新奇,在这一两个月之内,长山城各商铺、酒楼、旅馆赚得盆满钵满,连南宫从都忙得脚不点地的,压根没时间陪三个大佬逛青楼。
当年端木苍生干了一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实际上属于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统一金币标准,按照更高逼格的话就是,确定了铸币权、统一了黄金价格。起初,各国的金票、银票,由如哈家这样的大商行、世家确定,也就是说,货币锚定的是商业,一两金子在各地的兑换比例不尽相同。端木苍生把金锭锻造为小金元宝之后,渐渐的成了天下各地黄金定价标准,赵国、珈南国的大一统,以及与越王、济王的缔结同盟,让各地都把赵国的黄金当成最硬的通货。
换句话说,货币锚定的是一国政府。
只要赵国不乱,黄金就不会乱,货币市场就不会乱。
西岐实行双货币,一个是黄金为主,一个是晶核为主,双方之间可以兑换,晶核甚至可以上街买东西。但随着奉武宗进入西岐,中原各地商人蜂拥而入,他们带来了流通更便利的金票。
在这背后,是许多世家开始在西岐设立钱庄,小小金元宝可以兑换多少银子,可以买多少粮食,渐渐的有了一定的标准。货币价值稳定,这是商人、老百姓都需要的,甚至扶氏内部、西岐各郡都开始普遍采用赵国的黄金议价标准。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