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良和王月娥在海边八拜为交义结金兰,两人正在高兴,不想王月娥又长叹一声。杨三良不明原因,出言询问“姐姐,因何发愁啊”。
王月娥眼中含泪“三良啊,我命苦啊,自幼母亲病故,父亲好赌将我卖到青楼,找了个负心汉,若不是得你搭救,如今不知在何处苟且偷生呢,现如今亲兄弟也不学好不认我,天大地大我何处容身啊”。
杨三良心想也是,这姐姐该去哪,自己这出海少说也得一年半载,她一个弱女子,留在这里无人照看,于是杨三良就想说服她和自己一起出海,谁知道他刚说出口,就被王月娥拒绝了。杨三良不解问道“为什么啊”。
王月娥很平静的回答道“你们随行众人都身怀绝技,我文不成武不就的,如何跟他们打成一片,就算他们看在你的面子收留我,我终归是闲人一个,我呀实在是不想再过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了”。
就在这时,身后有人说话“没处去要不跟我走”。
这人一说话可把两人吓了一跳,杨三良回头一看,只见身后站着一个人,仔细一看是个道姑,看面相有个五十上下岁,老太太个子不矮,别看上了岁数,可是腰不驼,背不塌,站的笔直。
脸上虽然有皱纹,可是看着面相很周正,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一个极其标致的美人。穿搭很简单一身素白道袍,上有八卦图,手中拿着拂尘。最值得一提的是她下面这双大脚,古时候女人缠足,就是不缠足女人的脚也该比男人小些,这老道姑这双脚特长,要按现在的尺码标准来看,得穿四十二三码的鞋。
这人看面相是很慈祥,但是还是将杨三良吓了一跳,因为他自认轻功高绝,不想眼前这老道姑也有如此实力,能让自己毫无察觉。当下就有戒备之心,就看他将手中紫玉箫向前指“不知前辈何人,来此做甚”。
老道姑微微一笑“三良,跟我舞刀动枪的,不合规矩吧,小心我找你师父告状啊”。
杨三良就是一愣,心想他怎么认识我呢。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那老道姑又说话了“老身虽然很久没回四季城了,但是你也不能要跟我动手啊,别的不说就我这双大脚你还没想起来什么吗”。
杨三良挠挠头,他左边瞧瞧,右边看看,突然他想起来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