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臭,但又说不上来什么味儿。
“看样子差不多了,爹,咱先紧着麦子施肥吧,我怕再晚会影响收成。”
沈玉姝前两天去麦田看了,过了这么些天麦子已经陆续返青。
再不施肥就赶不上这一茬了。
“行,听你的,秧苗不用太过紧张。
你已经做的很好,连你爷爷都夸呢,爹相信你能做好。”
沈玉姝点头,“我知道,就是第一次做不太放心。
这半亩地关系到咱家一年的收成,你们交到我手里,我不能让大家失望。”
她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紧张,出了苗后每天至少要跑十来趟。
恨不得搭个帐篷住在田里守着。
麦田因为冬天的那场大雪倒是不缺水,挖沟的时候翻出的土还是湿的。
肥料撒进事先挖好的沟里再盖一层薄薄的土,浇水的时候沈玉姝照例偷偷加了一些灵泉。
这是开春后的第一次施肥,得确保它在拔节期有足够的养分生长。
沈家育苗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她怕有人为了看清楚秧苗弄坏棚子。
白天和堂哥俩人轮流在旁守着,没想到第一个上门的竟是村长。
“玉姝丫头,怎么就你一个人?你爹呢?”
“村长爷爷,我爹在家呢,您要找他得去前院。”
沈玉姝看他来了直奔秧苗,心里多少猜到一些。
“那行,我去前院找你爹去。”村长伸长脖子看了眼晒太阳的秧苗转身走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尤其是沈家附近的邻居几乎都来了一趟。
不管是瞧热闹还是真心来问的,沈玉姝都据实相告。
眼下育苗也来得及,只是没有她之前的那些准备工作,只怕秧苗不理想。
村民们看过那一丛丛绿油油的秧苗,个个唏嘘,还真给她种出来了。
她这一番举措实让村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没看沈家一个小姑娘都如此的有本事。
别人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品牌呢叫她做成了。
只有王翠娥和胡巧兰这两人不以为然。
一个以为她瞎猫碰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