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又能咋办呢?都是嘴贱惹的祸!

    “原来如此,这倒也行,那就麻烦小郎君了。”

    孔齐恍然,耳朵都竖了起来。

    南阳公主他们也有些期待。

    “嗯。”

    杨安嗯了声,然后才思索着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杨安一句句背着,可孔齐他们却呆了。

    尤其是孔齐,更是不知何时已经从身上掏出纸笔,蘸了点唾沫就写了起来。

    必须记下来。

    这会的孔齐只觉得,此书比南北朝出现的那部千字文还要通俗易懂,简直可以说是小儿启蒙之旷世奇书。

    当然这也是必然的,千字文虽也适合小儿启蒙,可内容取自王羲之书法,有些字当下还是很生僻的。

    但杨安所背三字经就不同了,很多内容其实已经经过了后世不断修改,再加上杨安也会根据所处朝代改编,这自然要易懂点。

    而这也就造成了孔齐越写越激动,越写越兴奋,直到最后,杨安把三字经完整背了出来,孔齐立刻就大笑道:“好,好,好。”

    “没想到小郎君小小年纪,居然能做出如此旷世奇书,真乃我大隋之幸,百姓之幸也。”

    这话说完,孔齐才又对杨安郑重一礼道:“先生在上,请受小老儿一拜。”

    他这是被杨安的文采给折服了。

    “哎哎哎,使不得使不得,某这也就是一点微末杂学,又怎可与老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相比呢?”

    杨安这就纯粹不想让这孔老头拜,也不愿跟孔老二的后代有啥交集?

    噗通。

    但孔齐听到这,却顿时跪在了地上,嘴里更是喃喃自语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这不就是我辈读书人一生所求吗?”

    “枉我痴活六十余年,居然还不如先生看的透彻。”

    “先生在上,孔齐愿拜先生为师,还请先生收下弟子。”

    孔齐要拜师了,因为他感觉自己明白了他们先祖孔圣那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谛,也非常肯定杨安将是他此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