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也应下。
送走施氏夫妇,徐长吟抱着淮真便欲往外走,朱棣不疾不徐的问道:“去哪?”
徐长吟回眸,挑着眉角,抑扬顿挫的挑衅:“唉哟,王爷不是说对我的事没一件不知的么?”
她倒是挺会记仇。朱棣无语。
娉望在旁看着,面露急色,只道徐长吟在与朱棣生气。杨氏却晓得这是小两口的斗嘴皮,莞尔一笑,拉着不知怎么回事的娉望,向朱棣福身一礼,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朱棣睨眼阖紧的厢房门,接过女儿回桌边坐下,“夜游泰山似乎不妥当。”
徐长吟眼见女儿被“掳”,只得也走回桌边,不满的道:“谁说我要去爬山了?”
“不是吗?”朱棣略拢眉,一派若有所思,“虽说这厢房简素了些,却比山洞来得舒适,王妃三思才好。”
徐长吟瞪眼,嗔道:“要住山洞也要拉着你,淮真这么小,怎受不得洞中寒潮?”
朱棣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那待我备上衾褥再去吧!”徐长吟一怔,“去哪?”
朱棣好整以暇,“王妃不是说拉着本王去山洞么?本王自当却之不恭。”
徐长吟无言。她承认,论耍嘴皮子,她比不过他!
她认输,朱棣却是言出必行。唤来杨氏与娉望,将淮真交给杨氏后,又吩咐娉望取出厚些的披衣,吩咐一番后,握紧徐长吟的手,没等她发表意见,已二话不说的拉着她出了客栈。
离客栈数十丈开外,有数百余石阶,而朝东侧行不多远,有处翘角山亭。那亭修砌得甚为巧妙隐秘,四围古松幽碧环抱,临近了却能发现亭的位置又能将远景近景眺览得清晰无余。
徐长吟讶然的随朱棣登阶,朝那山亭行去。傍晚时分,石阶有些湿气。朱棣紧紧握着她的手,与她缓缓拾阶而上。徐长吟眼下也忘了与他之前的怄气,踩着他落下的步子,慢慢朝山上走去。不多时,二人已到山亭。徐长吟随即发现,那山亭竟是自山壁上凿出的,亭边藤树缠绕处,竟还真有个小山洞。她惊讶的觑眼毫无意外之色的朱棣,他还真寻着了处山洞。不过,以他径直带她前来的行为,怕是早知此处有山洞了。然而,她也未及好奇他怎会晓得,视线已被望见的景致吸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