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便吩咐明诚备好宴,岂料左等右等,朱棣就是不回来。她不免懊恼,早知如此,昨日就该提醒朱棣了。
末了,她只得同赏汝嫣和苏绣茵用了寿宴。她送了一件贺礼给赏汝嫣,让赏汝嫣好生感谢。
散了晚宴,徐长吟坐等良久,朱棣仍未回府。
月色清寒,朱棣带着寒潮入屋,正倚榻犯困的徐长吟听见声响,赶紧披衣起身。
朱棣见吵醒了她,颇是歉疚,扶她回榻躺下,从袖中取出一只透雕红木盒,递给了她。
徐长吟一愣,接过木盒,掀开盖钮一瞧,赫然见得上好的绒段中放着一块雕琢成对燕形状的玉簪,而这对燕的形状她看着甚为眼熟。
朱棣取出雕工精美的玉簪,低声缓缓念道:“鸿燕在云桑在隅,傍得相思几许……”
徐长吟讶然,旋即低眉浅笑:“原来那风筝被王爷拾去了。”若非是他拾到的,又怎会知道风筝上的诗句?朱棣但笑不语,将玉簪插在她的云髻上。
徐长吟抬手轻抚玉簪,笑盈双眸:“王爷也记得今日?”
“你的记性好,我亦不差。”一年复过,今日恰好是他们成亲一年的日子。去年此时,他与她共饮合卺酒,她以披风相隔,与她隔“帘”同榻。
徐长吟眨了眨眼眸,转而从枕下取出一只漆木长盒。
“这件礼物可比不上王爷的。”她将漆木盒递予他。
朱棣颇有些意外,“送给我的?”
徐长吟含笑臻首。
朱棣看了看她,掀开盒盖,原是一只以青竹所制的竹笛。通体翠绿,制艺不俗,笛身上雕绘着童子图,煞是讨人喜欢。朱棣颇是动容的取出青笛,倏又见笛子尾端还用细绳栓着一只小青笛,像是提孩所用之物。
“这是?”朱棣不解。
徐长吟一指腹部。
朱棣霍然明了,嘴边的笑蔓延到了眼底。他将她轻揽入怀,掌心覆在她的肚子上:“诗书词画礼乐,有你这女诸生在,还需我来班门弄斧?”
徐长吟靠在他怀里,轻轻覆住他的手,笑道:“你不愿?”
朱棣一笑:“自是不然。只是担心比不上你这女诸生。”
徐长吟闭上双眸,“可记得今日还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