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史大可家。因为,院里还有其他人在打着周守义的主意。这人正是刚才在院里帮周守义说话的中年男人。是与周守义同在红星机械厂上班的车工孙福全。
孙福全在家里匆匆吃过饭后。便来到了张清泉大爷家。
一番寒暄之后,与张清泉说起了来意。
“张叔,今天上门是有件事想与您商量一番。”
“哦,不知是什么事?让你刚过了饭点就着急的跑了过来。”
张清泉招呼着孙福全,坐在了刚撤去饭碗的桌子旁。
“今天来找您。是想和您说说。周家和周守义的事儿。”孙福全坐下后。立马道出了来意。
“哦?周家的事?怎么?你也眼红,周家吃肉的事儿。”
张清泉请孙福全的话,脸色立刻冷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斜眼看着孙福全说道。
“哎呀,大爷,您误会了。我怎么会眼红守义那小子?能吃肉是人家的本事。”
孙福全看自己提了周家的事儿。张清泉大爷的脸色都变了。赶紧解释了起来。
“是这么回事儿。您也知道,前一段时间守义搞到了一些染坏了色的残次布。后来守义他娘还拿出了一些布,找咱们院里的人帮忙,给他们家里的孩子做衣服。完事儿后,还给了帮忙的人家一些碎布头。我家婆娘也拿到了些碎布头,还帮我把棉袄补了补呢。今天来找您,是想让您出面去找守义问问。看能不能再搞到这种残次布。毕竟这眼看着快过年了,这布又不需要布票。如果是真能再搞到这种布。咱们可以组织院里需要的人一起花钱买,当作今年咱们大院里,为街坊邻居们谋取的福利。”
其实这孙福全倒也是真的没有什么坏心思。大院里的管事大爷给街坊邻居们谋些年节福利,是这个年代独有的特色。
这年代,因为物资稀缺,每到过年过节,院里头的管事儿大爷或是有能力的能人们,都会各显其能。为院里的邻居们搞些实惠东西。虽然都需要花钱买,但都不需要票,而且东西也都是人们平时很少见到的稀罕玩意儿。不过,往年里人们一般能搞到的也就是瓜子花生,糖球豆腐之类的东西。当然,孙福全肯定也是有一定的私心,更大的原因还是他家急需一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