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
十五日后还有一场大典,皇帝大臣还要去宗庙告祭祖宗。
好在盛将军说她不用参加。
盛临乐放下心来,“对了,大哥说匀给我的铺子记得兑现,云砚他们还等着开工吃饭呢”
盛将军看看盛临平,“什么铺子?”又看向盛临乐,“你在京里也要开书铺?”
盛临乐颔首:“当然要开,不然带云砚柳氏他们来京城做什么?爹,我不能在京里开店吗?”
盛将军思忖了一阵子,问将军夫人,“京里那家荣安堂是周王家的?”
将军夫人点头,“原是杜家的产业,后来随周王妃的嫁妆带去了王府。”
盛将军遂看向盛临乐:“听见了?”
将军夫人也说:“娘不曾同周王妃接触过,但也听人说她性子孤僻桀骜,不是个好相与的,娘怕你在她手里受委屈。”
盛临乐迟疑道:“荣安堂也是书铺吗?”
盛临安在一旁笑道:“那是京里最受文人欢迎的书铺,你要想继续开那画本铺子,想来是争不过荣安堂的。”
“京里可没漠城那么民风开放,寻常话本都不宜叫读书人喜欢,反而会被人唾骂玩物丧志。”
盛临乐打听问:“二哥,那荣安堂卖得最好的都是经义策论吗?那有没有卖国子监老师的科举笔记?”
“教学讲义汇编?”
“进士榜优秀文章精选?”
“三年春闱五年模拟……”
盛临安止住她:“等等,你这都说的是些什么书?什么汇编精选,什么三年五年的?我从未听过此类书籍。”
盛临乐双手一摊,“就是关于科举的工具书呀,贡士策论文章不是在漠城也有卖吗?”
听到科举工具书几字,盛临安嫌弃地皱了皱眉,“那些文章确实有不少外地书商会抄录去卖,可在京里,你当着正主的面卖人家的文章,你想想这事滑稽不滑稽?”
盛临乐疑惑:“给润笔不就行了,那总不能荣安堂只靠卖四书五经就能笼络那么多文人吧?”
盛临安斜了她一眼,“考场上一人就那几篇文章,即便给润笔又能给几两银子?给少给多都不合适。”
盛临乐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