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还加入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他们的演绎中,有百姓们在和平年代的欢声笑语,有孩子们在田野间自由奔跑的场景,这些美好的画面仿佛是黑暗中的曙光,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
在与其他抗日志士的交流中,他们得知外面的抗日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抗日队伍越来越壮大,日军在各个战场上都受到了有力的抵抗。这个消息让他们倍感振奋,排练的热情也更加高涨。他们知道,自己虽然被困在牢房里,但并不是孤立无援的,无数的同胞正在外面为了自由和尊严而战。
他们开始计划着如何将排练的戏曲传递出去。有人提议,等有机会与外界接触时,将戏曲的内容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出去;有人则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将戏曲录制下来,让更多的人听到。虽然这些想法在目前看来困难重重,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思考和讨论,寻找着可行的办法。
在一次秘密的交流中,一位曾经在无线电领域工作过的抗日志士悄悄告诉他们,他可以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录音设备。虽然材料有限,制作过程充满挑战,但他愿意一试。这个消息让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哪怕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边继续排练,一边协助这位抗日志士制作录音设备。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制作设备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掩护制作过程,防止被日军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材料稀缺,他们就从牢房里的废旧物品中寻找可用的部分;制作环境危险,他们就时刻保持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停止。
但他们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制作出录音设备,将他们的戏曲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力量。
日子在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制作录音设备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那位曾经在无线电领域工作的抗日志士,每天都在狭小的牢房角落里埋头苦干,神情专注而又坚毅。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堆从各处搜集来的简陋材料,破旧的电线、废弃的金属片、不知从哪里找来的小零件,这些在旁人眼中毫无用处的东西,在他手里却仿佛是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