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电视中,看到大量这样的新闻。
在这种大背景下,宋超设想的收购古城农机厂资产,在此基础上创办生产农机和矿用设备两个民营企业的方案,不但能帮古城县政府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解决原农机厂职工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来源,确实顺应了当时的社会潮流,这种方式,也是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倡导和支持的。
当天下午,我脑袋中装着宋超的方案,去见王俊臣。
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地方国企的改制,正是王俊臣近期最重要的工作。县委县政府要求他牵头负责,两年内完成处于亏损状态的县属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该关的关,该卖的卖,该停的停,大原则是,需要靠县级财政输血,才能维持生产经营的企业,一个也不保留。
古城县的县属工业类企业有三十多个,这些企业都在王俊臣的分管范围内。县体改委配合工业局,已经拿出了第一批改制企业名单和改制工作的初步方案。
王俊臣说自己最近带着由财政局、体改委和工业局组成的企业改制工作组,逐家逐户落实进入名单的第一批企业的改制方案,工作难度异乎寻常地大,自己忙得焦头烂额。
第一批改制对象是磷肥厂、棉织厂、五金制品厂等几家严重资不抵债,已经处于停产状态的县属企业。
农机厂由于停产比较早,已经被南方老板租赁经营,一部分职工由承租方实落了就业岗位,没有得到安置的职工,也由承租方按月发放生活费,没有出现严重的下岗职工聚众闹事,集体上访事件,所以没有被列入首批改制企业名单。
“农机制没有列入改制名单,不是说政府不想让它改制,而是目前下岗职工闹事闹得很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我们的工作得有轻重缓急,必须先解决主要矛盾,暂时还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的工作。农机厂如果有积极稳妥的改制方案,有合适的机会,完全可以先行一步,为其他县属企业的改制起示范作用,所以我本人对老宋的想法举双手欢迎。”
这是王俊臣听我转述了宋超方案后说的话,王俊臣说宋超的提法不准确,眼界不够开阔,胸怀不够大,没有魄力。
王县长说,你和宋超不应该把收购农机厂的资产说成购买,应该表述成引入民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