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去买一两肉,快点的,再去菜市场买几个土豆,记得在菜市场门口买,那里的都是乡下带来的,便宜!”
真是下了血本了,竟然还要买肉!
要不是要去收拾闫解成那小子,闫埠贵都打算自己去买的,自己这媳妇,不太会砍价!
吩咐好后,闫埠贵拎着棍子就来到了闫解成的倒座房,一顿棍棒教育,总算让闫解成暂时有点男人样。
李二婶收了钱也不含糊,一路就来到了于莉家。
“老于头,老于头,喜事,有喜事啊!”
于父于母赶紧把李二婶迎了进去,茶水招待上。
于父长得有点儿富态,就爱吃豆腐,什么白豆腐蘸酱油,小葱绊豆腐,老爱吃了。还喜欢听相声,天天晚上跑到老天桥底下凑热闹,兴致来了还上场说两句,尤其喜欢羊上树。
他大女儿于莉到了适婚的年纪,又没个工作,可把二老愁坏了,想快点把于莉嫁出去好减轻家里负担。
年前托李二婶找个人家,可相了几次亲,对方都嫌弃于莉没工作,最后不了了之。
“李二婶,又有合适的了?”,于母迫不及待发问,又让于父赶紧把于莉叫出来。
于父:“豪嘛!瞧好吧您!”
不一会儿,于莉也来到桌子上坐着。
“男方叫啥名啊,干啥工作的?”,于母见人都到了,马上问道。
“人是南锣鼓巷95号院的,小伙子叫闫解成,你们听过吗?”
于父:“是吗?没听说过。”
“他可是供销社的员工,你们想想,供销社啥地位,那员工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于父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
“不光是上班的地儿好,那闫解成家里还有辆自行车,这可不多见!有自行车出门多方便呐,风风光光的。”
于父:“可不是吗!”
“他自己还有一间房,虽说不大,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小两口要是成家了,有个自己的窝,稳稳当当过日子,多踏实。这闫解成啊,模样周正,人也踏实肯干,在供销社那是领导同事都夸,我瞅着跟咱于莉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于父:“肯定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