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人聊得越来越多,容思沫了解到,这位老大娘是去北方给自己的家人长辈修坟的。老人家也是丰县人,以前家里成分不好,跟着丈夫离开了家乡。
后来家里人受大运动的影响,一家子东逃西奔的走散了,现在运动结束了,外面的一些亲人终于联系上,就请她过来看看。
家里的祖坟被毁的不成样子,如果可以修一修的话,就修一修,如果还不行,就再等等,先找人把那一片坟地填填土。
这位老大娘姓徐,看着就是很有教养的样子,解放前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这时候容思沫突然想起来,以前奶奶姚小玲,不就是在一户姓徐的人家当丫鬟吗?
这不就是那个徐老太太,让奶奶把她的首饰留给女儿的那家人吧?呵呵,奶奶的债主来了,不知道这娘俩长得像不像,自己要是带着她回去会不会把老太太吓晕过去!
咳咳,还是算了吧,奶奶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儿,就是有点儿偏心、有点儿矫情、有点儿小气贪财而已,无伤大雅。
“你是肖家屯的人?知道有户叫肖大山的人家不?”果然,还是被提起来了,她知道奶奶嫁得是谁呀!
“呵呵,我就是肖大山的孙媳妇。”容思沫回答。
“哎呦,真想到啊。我还想办完事儿去你家看看呢。你奶奶身体还好吧?我们俩差不多大,在一起待了好几年呢!”
老太太还真是个有素质的,估计谁家后辈也不愿意长辈是给别人家当下人的。她这么说,只提及当年的情意,却不说破她们两人不同的身份,是个情商高的。
“我奶奶身体挺好,家里她说了算,我大伯跟我公公都挺孝顺的,她过得好着呢。”
“我就知道,她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她也是个好人,要不是当年他给我弟弟一家送去的东西,怕是他们活不到现在了。我得当面谢谢她呀!
你看这孩子,他就是我弟弟的小孙子,当年他爸被打伤了,没有那些药,可能就挺不过来了……”
徐老太太说着红了眼睛,他们这一家人这些年可真不容易。当年他们对奶奶抱着一丝善念,而奶奶对徐家存着一份愧疚,倒是阴差阳错地成全了两家人。
“这也是徐家当年种的善因,奶奶总说当年徐家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