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星举手说道:“她最初的作用是用反光板将阳光聚合起来发电,后来还有国家在晚上用来照明,直到核聚变技术成熟,它就开始为太空港提供能源,再后来,人们发现它居然对地球的温度调节起到积极作用。”
“讲得不错,请坐!”周教授笑眯眯地道:“在最初的十几年,核聚变发电还没有商用化,那时候咱们国家的很多大型城市,都有一座光伏发电站。《向日葵计划》建造的太空折光镜——也叫太阳帆——将太阳光聚合到中继卫星,再照射到发电站的接收器上,从而产生电能。当时一道炽烈的光柱从太空照射到地面,那幅景象非常壮观。”
“在当时,能量传输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事。西部的电能传输到东部,数千公里的电缆,耗费巨大不说,中间还有高达四成左右的能源损耗。而像这样直接光伏传送,成本低,效率高,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周教授拿起水杯喝了口水,继续道:“直到核聚变装置商用化,能源不再紧缺,这样的光电装置才慢慢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但是太阳帆已经建设到了一定规模,影响到了地球接受太阳光照的面积。这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地球的平均气温下降了!”
周教授把双手放在课桌上,“然后,我们的地球的开始逐渐向着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方向发展。气象灾害逐年缓和,森林面积开始扩大,自然生物开始繁盛,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降低……有诸多社会学家说,这是地球文明的关键拐点,如果没有《向日葵计划》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地球气候将逐渐走向极端化,人类的文明将走进死胡同,几百年后,地球将变得不再适宜人类生存。但是现在,人类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我们今后的文明发展将会是一片坦途,这样的未来值得憧憬,这一切都要感谢《向日葵计划》!”
“教授,这个计划为什么要以向日葵命名?”一个男生弱弱地问道。
周教授微微一笑:“太阳帆悬浮在地球周边的时候,像不像向日葵的花瓣,虽然比例差了一些?”
又有学生举手提问:“教授,以前不是有人提出过“戴森球”概念么,它在将来会不会取代《向日葵计划》?”
周教授脸色一垮:“那个概念早就废弃了,你是从哪看到的?要知道一颗恒星万分之一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