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缺氧而感到头晕目眩。
关键时刻,赢天保持着惊人的冷静。他一手举着即将熄灭的火把,一手扶着墙壁,沉着地指挥着撤离。终于,在最后一刻,所有人都安全地逃了出来。
阳光下,不少人仍心有余悸,大口喘着气。就连一向威严的嬴政,额头上也渗出了冷汗。
这这是怎么回事?有人颤声问道,难道真是有鬼?
赢天却胸有成竹:这不是鬼神之事,而是科学现象。洞穴深处的空气不流通,氧气稀少。火把燃烧需要氧气,人呼吸也需要氧气,所以会出现刚才的危险。
那这些珍贵的遗迹岂不是没法研究了?嬴政有些遗憾。
赢天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父皇放心,儿臣已经有了主意。首先,我们要立即保护这处遗址。这里不仅是古人的居所,更是人类文明进化的见证。其次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儿臣要研制两样新工具。
什么工具?嬴政和大臣们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第一是不用火的照明装置。儿臣准备用铜丝制作一种能发光的工具,它不消耗洞内的氧气,可以安全地照明。第二是储存氧气的容器,让探索的人能带着充足的空气进入深处。
这番话说得大臣们一头雾水,但嬴政却双目放光。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准了!他断然道,不过要记住,安全第一。
就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科研工作开始了。白天,赢天组建考古队伍,教授他们识别和保护文物的知识;夜晚,他则在实验室中埋头研究新的工具。
那些原本嘲笑他的大臣,看到他日以继夜的努力,也不得不对这个年轻的太子刮目相看。就连最保守的兵部尚书,也被他的执著打动,主动请缨要派兵保护遗址。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一个重大的突破终于来临。深夜的实验室中,在一个充满特殊气体的玻璃罩内,一根精心处理过的铜丝突然发出了微弱但稳定的光芒。
成功了!赢天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千百年前的先民,在漆黑的洞穴中努力钻木取火的场景。
从原始人的火把到这盏不用燃烧的明灯,人类的智慧穿越时空,在这一刻奇妙地联结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