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去京市。
报考江大的梁瑜,在云德学生中称得上异类。
若是告诉考前一个月的梁瑜,她没去京市而是到江城念大学,梁瑜不会相信。
得知女儿拿到江大的录取通知,梁智勇问了句是重点吗,得到了一个全国重点的回答。这年头念大学的人多起来,大学生早就不罕见,不过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旁人问起来梁智勇还是会提一嘴。
梁智勇起初没注意到江大不是海城的大学,是别人提起问他,闺女去外地念书啊,还蛮远的。梁智勇立即回家给梁瑜打了电话,他语气不大好,完全是质问,问梁瑜为什么要去省外,那么远的地方。
父亲的指责、关心,梁瑜都只是听着。
反驳自以为为她好的父亲,梁瑜会感到疲惫。在父亲的质问中,梁瑜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果然如此啊,梁智勇没有多关心她的前途,对她的高考不上心。
上心不会隔了几天才反应过来,江大在江城,不在海城。
梁智勇能够接受梁瑜在海城念书,或者省内的其他城市。
江市太远。
远到勾起梁智勇一些不美好的回忆,二婚后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的梁智勇,对多年前的失败并未彻底释怀。
梁智勇与余柔溪并不合适。
他们的开始颇有交易的意味,那年余柔溪考上大学,而录取她的高校是首批收学费的大学之一,若不是余柔溪跟梁智勇订亲,余柔溪没有机会念大学。
梁母看余柔溪是处处不顺眼的,长得好看会念书在她眼中并不是优点,一个乡下丫头读书厉害天要上天不成,至于长得好,那她儿子更是不差的。
偏偏儿子喜欢,耐不住智勇喜欢。
喜欢到非她不娶的地步。
又或者喜欢到,愿意搬砖也要供余柔溪念大学,不求回报。
以至于余柔溪答应与梁智勇订亲,看余柔溪不顺眼的梁母竟松了口气,儿子大了她管不住看不牢,差点学雷锋做好事,差点成为不求回报的傻蛋一个。
去外地念书的余柔溪,为这对母子留下了阴影,梁母始终认为女孩子念书再厉害最后还是要嫁人的。对孙女来说最好的职业护士、老师,要是能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