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容家,在高考这三天,应言的待遇有很明显的改变,食物、路程,除了考场上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应言担心。
而应言最擅长的就是考试。
只有学习的时候,应言得心应手。
回到容家后,有高考摆在前面,应言需要应对的事暂缓下来。高考这件缓冲结束,冲突、矛盾、差异争先恐后。
一考完试,许珺就将带儿子去公安局改名字的事情,提上日程。
在家里她已经叫“卓霄”,“应言”这个名字只适合沉寂在过去。
改名字这件事,容家有充分的理由。
错抱十七年的儿子,自然需要认祖归宗。
他们是他血缘上最亲近的人。
应言在应家没有好好被对待,他没有不同意的理由,他们家的儿子也不能够冠着他人的姓。
许珺在得知应伟康是黎家的管家后与丈夫提起:“也是阴差阳错,过去我们有见着卓霄的机会。”
容磊顿了一会儿提及亲生儿子在考试成绩上是学校第一名。
“兄弟两个脑子都好使。”说起成绩,大儿子是名副其实的天才。
许珺可惜自己与丈夫对铭川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在意,不是他们一碗水端不平,只是对两个儿子他们的要求不同。若是当初对铭川的学习成绩在意,不会不知道同年级的第一名。
容磊说:“亲兄弟总是像的。”
过去常说家中两个儿子一点不一样。
培养第一个儿子的时候,他们也是头一次当父母,到了第二个儿子的培养上,他们又有了别的想法,所以年岁相差不大的两个儿子,一直很不相同。
许珺说:“还是不同的。”
“卓霄只有学习成绩是好的。”
夫妻两人对视,大儿子的优秀是方方面面的,容卓霄还是错过了太多的时间。
这不是基因的问题,是培养的差距。
应言需要在意的高考,当年的容韫泽没有参加。
容韫泽的人生,不需要一个高考状元来点缀。
按部就班的人生,是牢笼是束缚,作为容家的儿子,他理应自由。
不提让人挑不出错处的容韫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