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192章 倒吸冷气(1/3)
    师出有名?

    听到朱辰这话,朱元璋不由得眼神一亮。

    对于出海殖民,现在的朱元璋基本上已经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他心中始终都还是有一个疙瘩。

    无故兴兵,从来都是兵家大忌。

    所以他曾数次教育自己的孩子们:切记不可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

    师出有名,则是华夏军事和政治思想中的核心原则之一。

    武王伐纣以“吊民伐罪”为名,通过《牧誓》罗列纣王罪行,将军事行动包装为“天命所归”,奠定了中原王朝“义战”的传统。这种合法性建构使周王迅速获得诸侯支持,战后分封制度得以稳定运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操作,使其在官渡之战中获得道义优势;相反诸葛亮北伐必称“兴复汉室”,而非单纯扩张领土。

    所以,即便在实力悬殊情况下,“有名”的军事行动仍能维持长期战略主动性。

    到了后来的朱棣起兵造反,都是打着《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

    即便是到了今天,从全球各地冲突中各方争夺反侵略话语权,到全球碳中和行动的话语博弈,都证明“师出有名”这一古老智慧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演绎维度。

    所以,师出有名究竟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可是,现在你是要去侵占,掠夺他国的资源和财富,又有什么“师出有名”的理由呢?

    朱元璋几人都是满眼疑惑的看着朱辰,侧耳听他说下去。

    “在华夏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里,中国之所以叫中国,因为我们自认是世界的中心,我们的土地是最富饶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明是最开化的,我们的人也是最知礼仪的,而周围的国家落后的,愚昧的,野蛮的,未开化的,所以也称之为蛮夷,或者四夷,对吗?”

    朱元璋几人点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身为华夏子民,炎黄子孙,都是以正统自居,内诸夏而外夷狄,诸夏有礼,而蛮夷无,这是千百年来民族观的主流。

    后来甚至有了“华夷之辨”。

    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