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第97章 希望(1/4)
    “所谓报纸,其实就类似于邸报,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不过邸报是主要服务于官府,而报纸则是面向整个社会。”

    这么一说,朱元璋就大概的有一个概念了。

    邸报其实算是很成熟的了,从汉朝就开始有,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又称“邸抄”,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

    自汉、唐、宋、元、直到明,《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明代设立专门出《邸报》的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出版发行。

    而朱辰说的报纸,竟是面向整个社会的?

    “报纸的内容可以是朝廷的文书,政策宣传,可以是时事新闻,也可以是有趣的故事,还可以是知识的普及,人人都可以阅读,无论是广大官吏、学者、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可以阅读。”

    朱元璋点头。

    如果是以前,他也许还会将邸报敝帚自珍,但是现在的他,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大明有专门管理《邸报》的通政司,所以做起来应该不会太困难,难的是找个人来主持版面内容的编排。

    因为按照朱辰的说法,报纸的内容将比原先的邸报丰富太多。

    朱辰继续道:“报纸不要卖贵了,国家并不是要用这个来赚钱,更多的是起到宣传的作用,宣传国家的意志,国家想要贯彻给民众的思想,可以用日报的形式,也可以用周报的形式,还有,我的建议是用活字印刷,因为报纸的需求量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活字印刷是华夏一个伟大的发明,但是之前的邸报并没有使用,而是用手抄的方式,因为邸报需求量没有那么大。

    然而,一旦和朱辰说的那样发行面向全民且价格低廉的报纸,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大明这个没有什么太多娱乐的年代,一个话本故事都可以靠手抄或者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遍整个国家,更不要说这种原先只属于官府内部流通的邸报公开化了,这就像是后来供高级干部阅读学习的内部资料或者影像的公开,绝对让普通人趋之若鹜。

    这个时候,手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