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反过来加重了生产过剩?”
“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这个时候,资本家非但不会降低商品价格,他们反而会提高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弥补销量锐减的损失。”
“没有了收入,商品价格还上涨了,这就会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导致社会动荡,严重时甚至爆发政变。”
话音落地,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傻眼了。
从一开始,朱辰给了他们织布机改良的方案,提高了织布机的效率,他们也利用这一点在大明开了织布厂并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而且就在不久之前,朱辰还给他们推演了织布厂扩张的恐怖效益,展现了资本恐怖的一面。
可是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社会动荡?
连政变都来了。
那这还改变个屁啊,别变着变着他大明都没了。
朱辰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喝了一口茶后,悠悠道:“但是,如果是对于大明而言,生产过剩还言之过早。”
言之过早?
朱元璋一怔,恳切的请教道:“还请朱先生指教。”
说实话,朱辰不喜欢指教之类的话语。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大家的一场对于历史的假设与探讨,就类似于一壶浊酒喜相逢,笑谈古今天下事。
不过他之前已经说过了,也就不想再提这个。
“在大明森严的封建制度下,别说是出现生产过剩了,就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都够呛,所以,我们说的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假设真的能够在大明将纺织业发展起来,因为是买卖做独市,所以几乎是处于垄断的地位,整个大明市场都将会被占据,这个市场本身就不小。”
“衣食住行,衣能够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所以,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是参与生产的工人也是消费者,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原本的棉布生产方式会被破坏,自己织布还不如买布来得划算,所以人们会由自己织布而转向买布,这也扩大了市场。”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棉布是消耗品。”
“因为是消耗品的缘故,所以棉布的消费会相对较为持久。”
“所以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