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门道。”
“去当铺要挑时间,”沈清欢继续叮嘱,“早上刚开门的时候去,掌柜心情好,价钱会公道些。”
“那要是遇到李氏的人怎么办?”
“你换身灰布衣裳,”沈清欢说,“头上戴个帷帽。
记住,进当铺前要四处看看,如果发现可疑的人,就先去茶楼坐坐。”
巧儿把这些都记在心里。沈清欢又道:“最重要的是,当铺的人问什么,你都说是给主家当差的。”
“为什么这么说?”
“下人典当主家首饰,”沈清欢解释,“当铺不会多问。
要是说自己的东西,反而惹人怀疑。”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沈清欢和巧儿对视一眼,赶紧把首饰收好。
巧儿趴在门缝往外看,只见两个黑影在院墙外晃动。
“是二房的人,”巧儿小声说,“又来盯梢了。”
沈清欢不慌不忙地掀开地砖,把箱子放进下面的暗格:“让他们盯着,反正什么也发现不了。”
巧儿把地砖盖好,又铺上地毯。沈清欢吹熄蜡烛,两人静静等着。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小姐,”巧儿松了口气,“他们越来越过分了。”
“无妨,”沈清欢淡淡地说,“等我的铺子开起来,看他们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第二天一早,巧儿换上灰布衣裳,头上戴着帷帽,提着个竹篮出了门。
篮子里装着那支金钗,用布包得严严实实。
她按照沈清欢的吩咐,在城西转了几圈,确定没人跟踪,这才去了福记当铺。
当铺门口的匾果然是新漆的,门槛也磨得发亮。
推门进去,一个身材矮胖的掌柜正在擦柜台。
见有客人来,连忙堆起笑脸:“这位客官,当还是典?”
“当。”巧儿压低声音,从篮子里取出金钗。
掌柜接过金钗,对着灯光仔细打量。巧儿紧张地看着他的表情,生怕露出破绽。
“这金钗成色不错,”掌柜说,“能当三十两。”
巧儿心里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