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坐在宽大的御书房中,眼前的桌面上铺满了蒸汽机的图纸,心中思绪万千。自从蒸汽机的发明问世,李宪深感秦国现有的运输工具实在太过落后,无法适应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宏伟的蓝图:在大秦的各个地方修建铁路,以加强经济联系,连接西域和巴蜀。这不仅能有效提升运输效率,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调动军队到达需要支援的地方。
想到这里,李宪便在纸上开始勾画出铁路的样式以及蒸汽机车的运作原理,详细标注出其能够带来的利益。他心中充满期待,渴望通过这一创新举措,将秦国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经过几天的准备,李宪终于决定召开一次大臣会议,将自己的设想和蓝图向众人展示。他深知,铁路这一概念对于大多数古代人来说,尚属陌生。因此,他在会议上认真讲解铁路的运作方式及其重要性。
会议当天,李宪召集了众多大臣,御书房里气氛凝重而紧张。李宪站在案前,展示出自己画好的图纸,声音铿锵有力:“各位爱卿,朕希望在大秦的各个地方修建铁路,以此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连接西域与巴蜀。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我们在商贸方面的能力,还能迅速调动军队,应对突发状况。”
众臣面面相觑,有人低声交谈,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一位年长的大臣首先发言:“陛下,铁路的建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构想,但我们要考虑到这项工程的庞大成本以及实施的可行性。我们目前的财力是否能够支撑这样的开支?”
另一位年轻的大臣反驳道:“但是,陛下的构想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修建铁路可以大幅缩短运输时间,提升物资和军队的调动速度,这将为大秦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是,陛下,我们在技术上尚不成熟。”一名技术官员也站了出来,表达他的担忧,“铁轨、蒸汽机等概念,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掌握和实施这些技术?”
李宪认真听取每一位大臣的观点,心中默默思索。他意识到,许多大臣对铁路的潜在利益并不明白,甚至在怀疑这一想法的可行性。
“我认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能在技术上做好准备。”一位资深的军事将领插嘴道,“我们可以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