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二郎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我不过是为家族而战!李宪不过是个商贾,你们真以为他能一手遮天?”
郭虎冷笑:“主公的手段远非你所能想象。贺家今日犯下的错误,将付出血的代价!”
与此同时,远在城主府的李宪已经得到了前线的战报。他淡然说道:“贺家这一出闹剧,应该也差不多该收场了。”
战斗结束得比预想的更快。贺二郎的骑兵全军覆没,而贺二郎本人则被生擒带回了南郑城。
数日后,李宪将贺二郎斩首于城门外,并将其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震慑所有敢于挑战他权威的敌人。
李端的失败已然过去,贺二郎的覆灭则进一步巩固了李宪在南郑城的地位。贺家也因这场惨败而元气大伤,整个南郑城风声鹤唳,另外两大家族杜家与吴家不敢轻举妄动,而其他的二线小家族则对李宪更加敬畏,甚至有的家族已开始主动靠拢,寻求庇护。
李宪的南郑霸业,已然初步成型。
三个月悄然而过,李宪的制糖工厂在南郑城郊外已经全面投入运营。工厂内机械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甘蔗被一根根送入榨汁机,经过复杂的蒸煮、过滤、结晶工序,最终制成了洁白如雪的白糖。南郑的商贾纷纷涌入城中,争先恐后地求购白糖。南郑城的集市上,白糖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价格节节攀升。
白糖一经推出,立刻掀起了一股热潮。南郑的百姓、商贾富户甚至达官贵人都在议论这神奇的白糖,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贵族们开始将白糖视为身份的象征,宴席上若无白糖,便显得寒酸。李宪凭借这一次成功的商机,迅速在南郑城和北燕王朝中积累了极高的声望。
不仅如此,白糖的名声很快传到了北方草原。匈奴、突厥等北部游牧民族早就听闻白糖的神奇效用,纷纷遣使进入北燕,来到南郑向李宪求购白糖。这些游牧民族向来粗放,未曾见过如此精致的食材,他们将白糖视为珍品,甚至愿意用牲畜、皮毛和黄金来交换。
这日,瑶光带着几封来自边疆的书信匆匆来到李宪的书房,神色中透着几分兴奋和凝重。她将信递给李宪:“主公,这几封信都是匈奴、突厥和瓦剌使者送来的,他们希望能大批量购买我们的白糖。”
李宪放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