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无比。
一把花椒加些盐,入口既麻且咸,难有鲜美可言。且肉类的处理方式简单,不是晒干成干肉,便是腌制成酱,虽可勉强入口,但味道单一,稍显粗糙。
而这肉酱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仍是极为奢侈之物,平时难以得见,唯有节庆之日方能尝上一口,也算是一种福分。
其他朝代在饮食上稍有进步,但改变并不大。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通过打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建立,各种调料、作物逐渐传入中原,才为饮食带来了新的风味。
南北朝时期,炒菜的烹饪手法才初见端倪,饮食文化逐步丰富起来。
但当时炒菜仍属极少数的做法,普遍仍以煮为主。
再到唐、宋,食物的制作方式才稍显丰富,宋代的酒楼、炒菜开始盛行。
但这时,辣椒还未传入,食物少了灵魂。
待到郑和下西洋,辣椒引入中原,饮食文化得以极大丰富。
然与后世相比,仍旧相去甚远,原因显而易见。
粮食的产量便是其一。
所谓盛世,多是虚有其表,一戳即破。
百姓填不饱肚子,谈何美食之享?
即便康乾盛世之时,人口破三亿,瘦骨嶙峋者比比皆是。
对于各朝代的百姓而言,这样的美食,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幻想。
帝王如此,百姓更是如此。
莫问离望着眼前的视频,心中感慨良多。
作为历史系毕业生,各朝代的所谓盛世他皆有研究。
然而,这些所谓的盛世,竟与现代无法相提并论。
上古时期至大秦一统天下,秦始皇荡平乱世,几千年来,诞生了无数所谓盛世。
明清两代永乐、康乾等名目盛世不一而足。
然资料记载,百姓仍无法果腹。
盛世,不过是乱世之上稍得喘息而已。
在现代,但凡健全之人,稍有出息便能生活无忧。
反观古代,没日没夜辛苦劳作,一年辛劳难免温饱。
若遇天灾,更是灭顶之灾。
此时,现代。
莫问离感叹着,心中不免想到粮神,准备搜索一番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