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摩挲,感受着那上面雕刻的花纹。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殿内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周围的大臣们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他们的身体紧绷着,耳朵竖起来,眼睛紧紧盯着皇帝和大儒。
“陛下,”一位年轻的文人站了出来,声音略带颤抖,这颤抖的声音在紧张的气氛中显得格外突兀,“大儒所言极是……”
年轻文人的话音刚落,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看不见的压力,那压力如同实质一般压在每个人的肩头。
李豪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那些面露犹豫的文人,心中焦急如焚。
他能感受到,民间大儒的威望在这些文人心中根深蒂固,稍有不慎,自己苦心经营的文化政策将功亏一篑。
他的手紧紧抓住龙椅扶手,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尔等可知,固守陈规,只会让文化走向衰败。”李豪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威严的声音像一条冰冷的蛇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真正的文化,在于不断地吸纳和创新。一味的因循守旧,不过是自缚手脚,闭门造车。”他的目光,犹如实质般,紧紧锁定着那些动摇的文人,被他盯着的文人感觉像被火烤着一样难受。
他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继续说道:“朕要的,并非是颠覆传统,而是要让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让百姓有书读,有学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的价值,这难道不是大有裨益的事吗?”
殿内一片沉寂,只有烛火发出噼啪的轻响,那轻微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清晰,烛火的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
李豪知道,仅仅是慷慨激昂的言辞还不够,他需要拿出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于是,他缓缓起身,龙袍拖地发出的摩擦声在安静的大殿里清晰可闻,他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能感觉到众人目光的交汇,那目光里有疑惑、有期待、也有抵触。
“诸位,你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困境,却没有看到朕的规划。”李豪的语气平静而坚定,仿佛一块沉稳的巨石,“朕要建立更多的学府,让每个地方,都有读书的机会。朕要让文化深入到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