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有意违反朝廷律法。况且,儿臣已经从刺客口中得到了重要情报,事关国家安危,还请父皇明察!”
就在这时,哥舒翰站了出来,他声如洪钟,说道:“陛下,臣以为盛王殿下此举并无不妥。刺客行刺,盛王殿下为了自保,审问刺客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如今边关战事吃紧,盛王殿下还要训练将士,若不能保证他的安全,又如何能让他安心为国效力?”
哥舒翰的支持无疑给了李豪一剂强心针。
那些原本附和杨国忠的官员也开始犹豫,不敢再轻易开口。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深知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也知道环儿和杨国忠之间的恩怨,但他更关心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
“此事容后再议!”李隆基最终做出了决定,他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李豪走出大殿,心中却并没有放松警惕。
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杨国忠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斗争将会更加残酷。
他抬头望向天空,眼神坚定,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走下去,为了自己的理想,也为了大唐的未来。
夜深人静,军营中灯火通明。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高仙芝的营帐,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豪来到军营,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热情,而是一张张冷漠甚至敌视的面孔。
在杨国忠的授意下,高仙芝的几个亲信开始给盛王下绊子。
队列训练时,他们故意喊错口号,扰乱队伍的节奏;兵器操练时,他们提供的兵器不是钝了就是缺了口;就连日常的伙食,李豪的也比其他人差得多。
李豪心中怒火翻涌,但他深知此刻不能冲动。
他强忍着怒气,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他开始仔细观察士兵们的反应,发现大部分士兵并非真心敌视他,只是迫于压力不敢表露。
他决定用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征服这些士兵。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豪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根据唐军的现状,结合现代军事理念,制定了一套新的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