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闪了闪。“你觉得天子会听你的吗?”
“不知道,我只能尽力而为。”赵延年苦笑道:“好在他还年轻,就算现在不当回事,将来有一天,也会知道我说得有几分道理。”
王君曼哑然失笑。“你比他还年轻呢,口气却这般老成。”她停了片刻,又道:“你说得也对,他现在未必会听,但将来或许会听。毕竟以他现在的做法,很难避免重蹈暴秦覆辙。”
两人说了半晌,王君曼最后提了一个要求,让孙贾跟着他。
孙贾曾随张骞出使,但是中途失散,又伤了腿,现在虽然做生意赚了点钱,还是个半废之人。
如果能跟着赵延年出使,立些功劳,或许会有所助益,至少能脱离商人的贱籍。
汉军连年出塞作战,商人作为七科谪之一,非常危险。
赵延年想了想,答应了。
他本来不太中意孙贾。除了腿有残疾之外,他觉得孙贾为人有点轻浮,不合他的口味。
但王君曼难得开口,他也不好拒绝。
况且孙贾熟悉河西地理,做个向导还是称职的。
——
赵延年、东方朔很快就招募到了十来个人,组织起了使者团。
使者的旗帜树起,很快就有人来应募,其中还有两个宫里的郎官。
汉人想做官很难,辞官却容易得很,随时可以走。
这两个郎官一个叫甘平,北地人。一个叫赵武,陇右人。两人都是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后来立了些功劳,成为郎官。一开始很新鲜,时间长了,他们又坐不住了,想再进一步。
郎官负责宫殿守卫,是没什么立功的机会的,连出征的机会都非常有限。
见赵延年出使,他们就来了。
赵延年是天子信任的少年英雄,与其他使者的份量不一样,立功的机会要大得多。
除了这两个郎官,还有两个熟人来应募,就是之前随段仲出使的孔璋和南安国。
上次段仲出使,功劳有限,他们得了些赏钱,就没有其他的了。
前段时间段仲又奉命出使,本来还想找他们,却被他们拒绝了。
他们觉得跟着段仲没前途。
段仲师从董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