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令出发,远远的跟在右大将的后面。
——
右大将完全没有留意到身后的危险。
他有些心不在焉。
之所以从浚稽山赶来,是因为他收到了单于庭的消息。
继一个月前被汉军击败后,单于伊稚邪又一次看到汉军战旗就撤退,连最起码的抵抗都没有。
汉军又一次追到颓当城,无功而返。
伊稚邪两次不战而走,威风扫地,右大将心动了。
他敏感的意识到,伊稚邪这个单于做不长了。有实力竞争单于的一只手数得过来,其中机会最大的就是右贤王。
匈奴右部的实力超过左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之所以一直没有争位,还是因为匈奴人尚左的习俗,左贤王在名义上排在右贤王的前面。
这一次,右大将想说动右贤王争一争。
如果成功,他或许可以将右贤王位收入囊中,甚至成为下一任单于的竞争者。
右贤王的儿子撑犁阿里格希佗年龄太小,性格又不够强硬,完全可以再等一等。如果右贤王愿意,将右贤王位让给他,他将来可以将王位再还给撑犁阿里格希佗。
想来想去,他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右贤王有很大概率会接受。
所以,他就匆匆赶来了。
日落时分,他赶到右贤王庭,下令部下扎营后,带着亲卫营赶到右贤王的营地。
右贤王已经知道右大将来了,但他并不紧张。
右大将只有五千骑,没有伤害他的能力。
右贤王设宴,为右大将接风。席间,兄弟俩说起了不久前的战事。
右大将趁机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极力鼓动右贤王争位。
当然,他想做右贤王的心思暂时还不能说,这要右贤王自己提出来才行,否则别人会有想法。
见右大将全力支持自己争单于之位,右贤王很开心,觉得这个弟弟的表现不错,像个弟弟的样子,随即表示,如果真能争到单于之位,就立右大将为右贤王,以赏其功。
兄弟俩各得所愿,一拍即合,随即开怀畅饮。
整个帐篷里几十人,没有一个想到汉军正在奔袭而来的路上,甚至有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