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四喜的学术演讲远比她自己想象的更顺利。她汇报结束之后,会场上里便响起雷鸣的掌声。
在下午会议结束后,便有各国的学者上来主动与她攀谈,甚至有些人发出邀请函,想让四喜加入自己的实验室。当然最后都被四喜委婉的拒绝了。
最后几天的学术会议开展都很顺利,四喜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也结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学术专家和教授,尤其是华国几位学识渊博的院士。
几位院士和四喜或多或少都有所交流,约莫因为四喜是自己国家的年轻一辈,又有如此的实力和天赋,所以各位院士和她沟通交流时,总是带着满满的欣慰和慈爱。
除了聊专业研究和学业以外,他们更多的是询问四喜何时回国,以及回国后的打算。
有两位院士干脆开门见山,邀请四喜回国后加入他们所在的研究院或实验室。
但这些事情四喜没办法回答,毕竟回国后她还是需要到科大少年班报到。至于后面怎么安排?她首先要听听郑路先的意见。
国际科学研讨会圆满地落下帷幕,之后,各位专家学者便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
风车国飞往华国的那几趟航班因为大雾和风雪原因,没有按时起飞,黄玲等几位院士不得不继续留在酒店,等待机场那边起飞的通知。
而康拉德在四喜而软磨硬泡下,决定带四喜去见见自己的朋友。
康拉德的朋友是个风趣幽默的小老头,刚开始见康拉德带着一个小孩子来拜访他,甚是惊奇。
开门那会,他还以为四喜是康拉德收养的孙女。最后一沟通交流才知道,原来是康拉德最得意的门生。
三人坐在实验室,一聊起来便聊到天色擦黑。好在实验室距离酒店并不远,回去的路途上两侧又有路灯。所以康拉德和四喜一拍板决定,趁着夜色没黑透,两人借着灯光和月光,早些走回酒店。
一路上,两人兴奋地聊着今天他们在实验室讨论的专业应用,一时不察,两人竟走到一处黑灯瞎火的巷子口。
康拉德正准备拉着四喜往有光的大路上走,突然从巷子口里窜出四个人,拦住了他们俩的去路。
四个人长得人高马大的,脸和脖子上都纹着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