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相关部门才推出小巴合法化政策,由相关部门发牌,可以在各区各地行走,即现在一直存在的红色小巴(也就是私人拥有的小巴)。
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相关部门拥有权的小巴。
小巴除司机外,只能载客16人,超载就犯了交通条例,要罚款和扣分。
所以,乘客满了之后,就不会让别的乘客上车了。
假设车已客满,而途中有两个人下车的话,就表示有两个空位可以接载别的乘客了,总之就不可载超过16个乘客。
说到底,如果你不是本地人,甚至不是本区人,又不是经常坐这些小巴的话,你可能不知道路线和停车地。
所以,小巴是不适宜给外地旅客乘搭的。
而之所以说红巴没有固定的路线班次,那也只是因为这些小巴随时可以调整,随时都可以增派到其它区,或者更改路线。
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基本上所有小巴都有默认路线、和上下车地点,如果先不知道在哪里下车,很容易就错过了。
而且一般小巴司机以快行先,任何阻慢生意的情况都不喜欢,碰到问长问短都不愿回答,十问九不应,宁愿做少一个客,但可以走到两转生意还要好些。
现在市面上的所有的小巴都是只支持现金支付的,根本没有后世的八达通。
所以如果司机贪污一点钱的话,也很难查得出来。
而现在的小巴线路都会比较长,所有好多都会采取分段收费,如全程可能是十几块,前面几站可能只需九块。
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小巴车里几乎在每一个位置附近都安装了下车钟。
如果下一站你要下车,就按一下面前的下车钟,司机那就会有提醒,下一站就会停车等你下车。
而现在内地的公交车,遇到规范的城市则是司机每一站都会停下,打开后门看是否有人下车;不拘小节的地方则是需要你大声地跟司机说下一站下车,不然就直接开过去了。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没有下车钟方便,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错过。
所以相比起昂贵的士和现在还不算便利的地铁,小巴就显得更本地化一些,功能也多元化一些,可以去到地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