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项目组的组建目标就是真正地做出成绩、解决实际问题。
不止规模大,入选人员也经过严格筛选。
总的来说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和学生,走后门的只有两个,一个叫杜月兰,另一个就是鹿悠悠。
而且鹿悠悠是立项一个月后进来的插班生,这种待遇让她走到哪都如“鹤立鸡群”一般闪耀。
长相就够扎眼了,在一般人眼里长成这样只适合当红颜祸水,在学术研究的场合出现,怎么看都很离谱。
鹿悠悠在清大确实出名,但她学的是海洋工程,跟农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她又轻易不出门,农大的人不认识很正常。
这种目光在最后一个参会人进来后达到了顶峰。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嘴里说着抱歉,可无论语气还是表情都没有丝毫道歉的意思。
一个短发女同志背着挎包进来,只跟坐在上首的几位大佬点了点头,然后大剌剌找了个空位坐下。
其他人见怪不怪,但是今天不一样,大家看一眼左边再看一眼右边。
唯二的两个关系户,鹿悠悠会不会是第二个杜月兰?
鹿悠悠并不知道杜月兰是谁,准确点说,她现在除了组长和陆放,在场的人一个都不认识。
组会简单总结了上周的研究进程,吕光复着重听了几个小组的分组汇报,然后分配了一下本周任务。
鹿悠悠听得很认真,她不会自恃天才就忽视这些看起来没意思的内容。
可以说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很认真,除了差点迟到的那位。
杜月兰今天起晚了,这会儿早饭都没吃,根本听不进去,不过就算听进去了她也听不懂。
要不是家里人说了不许迟到早退,到时候项目成了就会有她的名字,她也不会每天过来打卡。
杜月兰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揉了下眼睛,蹭掉涌出的生理性眼泪,余光一闪看到一个陌生面孔。
杜月兰无疑是个草包,但有一点,她看人的眼光从未错过。
鹿悠悠的姿态、神情、从里到外都透着光的皮肤、还有简单束起却柔顺如海藻一般的长发……
只有娇生惯养才养得出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