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扶此人脾气古怪,目下无尘。
当年还在读书时就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看苏仪,他对那个不务正业的浪荡子格外得不顺眼。
事实证明宋扶对他讨厌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把姜黎都拐跑了。
但他却是个忠臣,哪怕前路艰险,也仍然坚定不移地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事。
直到现在,大晋朝已经灭亡了,他仍然只忠于大晋,忠于姬玟。
姜黎说姬玟已经死了,现在这场乱世好不容易结束,他不想再引起无谓的杀戮。
他也听了。
他知道姜黎等人久别重逢,没有上前来扫他们的兴,而是等到了岁首过后才上门来。
岁首过后,宋扶带着玉玺登门,把玉玺交给了姜黎。
用意很明显了,现在大战已停,新的天子是时候登基了。
他没有替姜黎做选择,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姜黎,让他自己在赵宁和姜冕当中选新的天子。
这时候,赵宁已经回大安了。
徐凤鸣留下来,跟姜黎等人后走一步。
继国君御驾亲征,离开国都攻打燕国已经好几个月了,哪怕朝中没有什么大事,身为国君的赵宁也应该回去一趟。
并且,接下来还有一大摊子大战之后的事要做。
例如燕国百姓该怎么安排,还有燕国的旧势力也要想办法解决。
那一群盘桓在燕国几百年的士族势力不解决,迟早会出乱子。
还有现在战事已停,军队要休养生息。
还有姜冕,他已经把楚国的军队全部安排在了燕国,把王印都交给赵宁了,显然,他是不打算当这个楚王了。
比起燕国,明显是怎么不费一兵一卒,让楚国百姓和楚国的士族势力臣服于启国这个问题更让人头疼。
虽然身为国君的姜冕要把国家交给赵宁,可那一帮士大夫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他们很清楚,臣服于启国,他们士族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实在不行……”姜冕说:“要么我再回去一趟?然后让赵兄出兵,咱们象征性打一仗,然后我投降,这样显然比直接交王印,让你们去跟那帮士族斗智斗勇简单多了。”
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