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101章 发展巴蜀(3/3)
员,他们本来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做官,现在朝廷大量的往这投钱粮,要往他们这建设,他们自然高兴的很。

    苏云要的是绝对有能力又忠心的官员,因此换掉了一批巴蜀的官员,给那些还在任上的官员给予了警告。

    其实只要认干的官员,苏云几乎就没有动,毕竟他们常年扎根在这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他们又熟悉这里,再换新官推行政策就相对麻烦一些。

    第一波先调动了数万民夫,让他们先进入巴蜀地区开垦田地,修建房屋,保证迁进来的百姓和流民有地方住。

    这一批调动民夫的钱,都是邓通和苏云捐的,二人分别给朝廷捐了50万钱。

    苏云是产业多,邓通是有一座铜山不缺钱,想要多少钱自己铸就是。

    要真搞经济战,可以把铸造的钱全部都流通到吴国去,把吴国的物资都换到朝廷手中来;

    然后使劲铸钱使吴国通货膨胀,把吴国的经济市场给弄崩溃掉。

    但苏云没提出来,因为邓通钱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一个操作不好要把大汉的经济给搞崩溃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

    那些功二代们也没闲着,自愿到地方上安置流民和迁徙百姓。

    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如今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对巴蜀的发展势在必得。

    苏云是丞相,不能轻易离京,苏云就派贾谊到地方上监督。

    贾谊在治安策中,就提到了这些年朝廷开垦土地的弊端,贾谊提出要专门发展一地的,只是没有想到发展哪里。

    因为大汉是农业国,要发展农业,就必须有土地,但大汉的技术有限,一亩土地产的粮食是有数的。

    要想发展经济,扩大生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垦土地。

    这些年,朝廷是漫无目的的开垦土地,不但没有扩大土地规模,反而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

    与其漫无目的的开垦土地,不如专门发展一处地方,朝廷往那投入足够的钱粮,迁徙大量的百姓,全面扩大开垦的规模,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

    苏云发展巴蜀的想法,和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到的不谋而合,因此贾谊有经验、有想法,苏云就把他派到了地方上做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