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太子,又不得罪皇帝,所以他们一个个的都放下了面子,来找苏云和申屠嘉汇报工作。
恰巧当时袁盎进了京,听说了朝中的情况后,他第一个先跑去见了申屠嘉。
之前袁盎屡屡直言进谏,刘恒就把他贬到了陇西做都尉。
刘恒不是小心眼的人,也不是不虚心纳谏,主要是袁盎公开顶撞刘恒,也不分场合,让刘恒下不来台。
就好比在公司里开会,老板哪件事说的不对,你身为普通员工,直接在会上就指着老板的鼻子骂,而且还是经常这样,老板不开除你就是轻的了。
幸亏碰到了刘恒,但凡换个人,脑袋说不定就莫名其妙的搬家了。
袁盎在陇西的时候,仁爱士卒,和士卒一起干活,还很照顾他们,士卒都争相为其卖命。
袁盎在陇西干了几年,刘恒也听说了他的事迹,突然又想起了他种种的好,就把他调到了齐国做丞相,后来又调任吴国丞相。
吴王刘濞没有造反,丞相袁盎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袁盎在做吴相时,一直在想办法调节刘濞和朝廷的关系,吴王刘濞每每对朝廷震怒的时候,袁盎都会站出来劝说。
袁盎靠着直谏的名声遍布全国,在官员间的名声很高,但凡做官的人都知道袁盎,说是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各地也不为过。
因此刘濞也不敢怠慢,对他极为尊敬。
袁盎也经常偷偷地将吴国的一些消息传回京城,让朝廷早作准备。
刘恒感念他的功绩,又想着为儿子做铺垫,于是把袁盎调回了京城任职。
结果袁盎进了京,不先去拜见太子汇报一下工作,竟然先跑去拜见了申屠嘉。
刘启是个小心眼的人,直接气冲冲地跑到申屠嘉的家里,找袁盎兴师问罪。
……
刘启带了一队侍卫,气冲冲地跑到申屠嘉的家门口。
本想破门而入的,但想到自己太子的身份,还是整了整衣冠,重重地敲了门。
申屠嘉家里的门上,还有那道被云伯扎深的缺口。
刘启身为太子,当然知道云伯那次杀官的事,一想到云伯在申屠嘉的家里霸气杀官的样子,刘启就很解气。
反正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