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只能继续坚持削藩,没有回头路。
几天后,贾谊也从受灾的地区回来了,看着消瘦了不少。
看着那些灾民饿的皮包骨头,贾谊也难受的吃不下饭。
他从小就出生在富裕家庭,不久后就跟着父亲进了京,从来没有到地方上见过民生的疾苦,从来没有真正走到百姓中间去。
回京之后,贾谊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除了吃饭以外,没有再和任何人接触。
经过这些天静静地思考,贾谊总算明白了刘恒的深意。
贾谊之前提出的许多政策,都是从大方向上考虑的,没有在意过底层百姓,这才会被刘恒否决。
只是刘恒比自己考虑得深远的多,并不是自己怀才不遇。
贾谊打开门走了出来,却看到苏云早已在门外等着了。
“这么多天了,终于想明白了?”
贾谊没有回答,只是拱手行礼,“多谢苏丞相。”
贾谊说完,一路小跑离开了丞相府。
———————————
七月,匈奴派出使者来到汉朝,请求觐见汉朝皇帝。
这还是匈奴使者第一次这么有礼,以前态度都是傲慢的很,看来匈奴是来示好了。
刘恒特意着重装、开朝会接见匈奴使者,既然人家那么客气,大汉也不能失了礼节。
“大单于使者,拜见汉国皇帝陛下。”匈奴使者握紧了拳头,将胳膊置于胸前,弯腰鞠了一躬。
之前几乎从来没有见匈奴人行过礼,这种特殊的行礼方式,让刘恒眼前一亮。
“免礼,不知此次匈奴来使有何用意?”
“大单于派我送上国书一份,另有牛羊千匹,我大单于奉上诚意,愿意和汉朝永结盟好,还望汉朝皇帝陛下好好考虑一番。”
匈奴人居然主动求和?
刘恒带着怀疑和惊喜接过了匈奴大单于的国书,却发现其中有些不对劲。
以往匈奴大单于所写的国书,都是以上等的兽皮为材料的,如今居然换成了一尺二寸的木札。
从这点就能看出匈奴人的态度,很明显有对汉朝的轻视。
印章和封泥的尺寸也不对,比以往大了许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