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传冒则死,沈羡之将叛军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之后。接下来,剩下还掌握在叛军手里定益州,沈羡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顺利攻下,自此整个定益掌握在了青州手里。如今就只剩下伏州还在叛军之手。
与定益不同的是,伏州在周世元同族兄弟——周世博手中。此人与传冒则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对方真心在治理伏州,并没有因此而膨胀。
反倒是掌管伏州之后,整治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犯贱作科者,还竭力清缴土匪,将所得的土地全部分给贫苦百姓,自己也没有趁机敛财,生活朴素。
这样的人让沈羡之佩服不已,而目前在短时间内将宁台和定益收入囊中,其中的治理还没有跟上,所以这时并不是攻打伏州的最好时机。更不用说,攻打之时,伏州的百姓更愿意帮助周世博,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沈羡之便主动发出停战声明。
而周世博也不想和青州军起冲突,伏州虽然治理的不错,但他只有一州之地,实力比不上青州,便同意了。不管有效没效,两人还签了互不侵犯的契约。
签完契约之后,沈羡之决定挥师西进,因为苍圩反贼一直不安分,这些时日以来与唐胜和孙振打了好几次。于是将丁副将和安副官(原来的安百夫长)留下驻守在定益。
话说沈羡之没闲着,赵凛也顺利北上直达晋阳王南侧,彭帆(赵忠的义子,原来驻守在雁鹿道)也顺利逃回京城。
虽然雁鹿道一战,晋阳王并未损失太多的士兵,但也是因为在此战中雁鸣河决堤,方圆几百里成了泽国,相关郡县城池攻不攻都一个样,百姓流离失所,官府也不管,城门大开着,即使进去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灾难之地,还要费心处理。晋阳王索性将男丁编入,壮大自己。
而出了受灾的范围,后面的城镇推进速度不如以往的神速,竟慢了很多。
不仅如此,前要攻城,后面还要防守赵凛的骚扰,让晋阳王一度十分恼火,“沈北渊真是好胆!本王愿意屈尊将女儿嫁入沈氏一门,没到到竟然敢拒绝!”
方从文之前就觉得这个办法不是很妥当,皱眉道:“情理之中,等咱们成功攻下京城,赵凛是守不住宁台州的,昨天传来消息,沈北渊的长子已经攻下了整个定益,现在西进攻打苍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