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御书房中。鎏金香炉里,袅袅升腾的龙涎香,如丝如缕,悠悠地缠绕在这庄重的空间里。赵祯身着明黄龙袍,正坐在宽大的书桌前,眉头紧锁,仿若一座凝住的青山。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御史刚刚递上来的十二道奏疏,深邃的眼眸中,满是沉思之色。
许久之后,赵祯缓缓摇了摇头,那动作里带着几分无奈与纠结,他将奏疏轻轻放在一旁,仿佛放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心事。这奏疏里的内容,似是一把尖锐的剑,直直地刺向他心中那片关于大宋未来的蓝图。
第二日,阳光轻柔地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金帅却没有像往常那般早起,连日的奔波劳累,让他难得地睡了个懒觉。他沉浸在梦乡之中,丝毫不知朝堂之上,一场风暴正悄然来袭。
朝堂之上,气氛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御史昂首站在朝堂中央,神色肃穆,宛如一座坚毅的丰碑。他的声音,激昂且洪亮,仿若洪钟般在大殿内回响:“官家,智勇此次出征西域,虽斩获战功,可他无端挑起他国刀兵,致使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实在是有违天道祥和。我大宋向来以仁治国,尊崇儒家之道,倡导仁、义、礼、智、信,又怎能容忍这般残忍的弑杀行为?恳请官家施以严厉惩戒,以安抚民心,彰显我大宋仁德之治。”他的话语,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
“臣附议!”话音刚落,十几位大臣纷纷站出,整齐的附和声,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他们的脸上,满是正义凛然之色,仿佛在维护着世间最神圣的道义。
赵祯听闻,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神里透着威严与冷静。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哪有不死人的道理?我大宋将士,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还的还少吗?智勇爵此次西征,乃是朕亲自准许的。他肩负着为大宋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重任,其间种种艰难险阻,非尔等所能想象。尔等都退下吧,此事就此作罢。”他的话语,如同一柄重锤,重重地落下,却未能平息这场风波。
退朝之后,御史们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们仿若一群不知疲倦的斗士,开始四处奔走,如同狡黠的狐狸,蛊惑着儒家学究和众多热血学子。短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