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内忧外患,叛徒的真实面目
暴雨倾盆的深夜,任天行攥着从叛徒尸体上搜出的半枚青铜虎符,指尖摩挲着符身上&34;朔北军&34;三个蚀刻篆字。窗外闪电劈裂天际的瞬间,他瞥见贺璃月撑着油纸伞立在庭院古槐下,伞面殷红如血。
&34;贺小姐漏夜来访,总不会是为了赏雨?&34;他推开吱呀作响的雕花木门,潮湿的空气裹挟着女子身上沉水香扑面而来。贺璃月抖落伞上水珠,露出一截皓腕上狰狞的烫伤疤痕——那是三日前在城西义庄验尸时,被突然自燃的尸布所灼。
&34;任大人可知,这虎符本该葬在漠北黄沙之下?&34;她展开泛黄的《朔方兵志》,指尖点在永初二十三年的记载:&34;当年十万朔北军覆灭,监军太监韩让私吞军饷的密报,正是用这种虎符火漆封缄。&34;书页间夹着的半片焦黑信笺随风飘落,依稀可见&34;内应通敌&34;四字。
陈廉从怀中掏出染血的舆图时,任天行瞳孔骤缩。图上用朱砂标注的七处暗哨位置,竟与三日前剿灭的辽人细作据点完全重合。这位向来寡言的副将喉结滚动:&34;属下在城南鬼市追踪叛党,发现发现韩通判的轿子进了摘星楼。&34;
暗室烛火倏地摇曳,贺璃月突然按住任天行欲拔剑的手:&34;且慢!&34;她将舆图贴近鼻尖轻嗅:&34;墨中混着天竺伽罗香,此物唯宫中尚仪局能用。&34;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弩机绷弦声,十八支淬毒箭矢穿透窗纸,将舆图钉在墙上拼出北斗七星之形。
当绣娘春娥的尸体从护城河浮起时,她掌中紧攥的湘绣帕子让贺璃月浑身发冷。帕角并蒂莲下藏着只有贺家女儿才识得的暗纹——正是她失踪三年的胞妹贺璃星的手艺。任天行用刀尖挑开尸体领口,颈间黑痣与春娥左腕胎记形成诡异对称。
&34;好精巧的易容术。&34;他冷笑割开尸身耳后,扯下整张人皮面具:&34;看来有人想把水搅得更浑。&34;面具内侧用血写着梵文咒语,贺璃月辨认时脸色煞白:&34;这是吐蕃苯教的血祭文,要集齐七具替身尸才能发动。&34;
地动山摇的瞬间,任天行将贺璃月护在身下,碎石擦过他肩甲迸出火星。前方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