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短暂承受一个族人的重量而不沉;与此同时,水部落也发现将几根竹子并排捆绑,能在浅水区承载族人通行。
熊木等人在砍伐树木时,也曾将两三根木头并排捆绑,用作临时桥梁,浮于水面之上。
载重更大、结构更好的船只自然不能跟竹筏或者木筏用同样的制作方式,虽然他们的材料都差不多,都是用木材来制作的,但经过设计和制作出来的木板船,和用原木捆扎起来的木筏,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
要只是在附近的鱼塘里使用,那竹筏或者木筏就够了,可熊洪要求的是,需要一种交通工具,能够穿行在凌河甚至白河这些更宽阔、流速更快的河流里,这就只能用木板来制作。
在制作船只之前,制作模型是最佳选择,直观展示新物品比熊洪提供的兽皮图更容易理解。在熊部落,能看懂熊洪图纸的人寥寥无几,但有了模型,建造所需的材料和设计结构便一目了然。
这个时代的熊部落,别说其他人了,熊洪自己画出来的图有时候都要用模型来进行改进,更别提其他族人了,哪怕是族中最具天赋的熊木,在接到图案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
熊洪让熊木制作的模型大约两米长,使用的是木工坊辛苦产出的木板。这让实际负责木工的熊材感到心疼,因为还有许多房屋和家具需要这些木板,熊木的使用似乎太过奢侈。
但是一想到族长设计的船只大小,熊木心痛的就无法呼吸,模型船用的木料已经是木工坊两三天的产量了,而要是制作实际大小的船只,那要用的木板、木料更是巨大。
“你可以尝试在木板周围开沟槽,两端用锯子和凿子制作缺口和凸起部分,这样两块或多块木板拼接时,即使不用钉子也能非常结实。”
榫卯结构在部落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金属产量的限制和材料的不成熟,金属钉的使用并不普遍。熊洪计划制作的船只,也不打算使用太多钉子。与成熟的榫卯结构相比,用钉子钉木板可能会导致更多地方漏水,这样的船只会变得很快——沉得最快。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看着熊洪在木工坊旁的黑板上画出的榫卯示意图,熊木一拍脑袋,“就像拼接水桶一样,木板间的缝隙用油灰和麻线填充,这样就不容易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