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111章 部落集会(三)(4/5)
出人又是出力的,帮他们种地吗?

    所以第一年比例是一半,接下来他们各自主导,比例会逐渐降低,直到以后形成三成的“惯例”,而这三成,就是用于支付熊部落种子、农具、耕牛的“报酬”。

    除非这些部落在以后整体并入熊部落,这个比例才会逐渐减少或者取消。而且种植业的几个关键的因素——种子、农具和耕牛,都不会轻易地让这些部落学会,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没有好的种子也不是不能种植,但产量会差上2-3成;没有农具也不是不能锄草,只是收获更多的草籽;没有耕牛也不是不能犁地,一个人用石制工具两三天也能挖出一亩土地。

    可是,这些部落在用过熊部落简便、轻松的耕种方式后,还愿不愿意回到更落后的方式,谁也不会去尝试。

    接下来的会议就简单多了,在取得一致认可的前提下,各个部落对熊部落派往的农业援助队表示了感谢,也愿意用今年收获一半粟米的代价,支付熊部落农业援助队的报酬,以及作为后续指导收割、脱粒、存储、脱壳等技术的报酬。

    各个部落也达成了共识,因为今年是熊部落先种植的粟,然后再到各个部落指导种植,那么收获的顺序基本上也会是这样。所以各部落决定,今年秋天收获的时候,其他部落会再次派人来帮助收割到入库,并且在这过程中,熊部落会教给他们所需的一系列新技术,并无偿提供一些工具给他们使用。

    熊部落的宗庙里,夜晚总是会有不少部落的族长或者巫,到这里来找熊巫或者张洪,一种是聊天,主要是叙旧;第二种也是聊天,想从他们嘴里得到一些“小道消息”。

    张洪对他们的来意心知肚明,无非是想多给他们的部落争取一些额外的“好处”。

    不过也有例外,有几个部落表达了想要全部投靠进来的意愿,比如养部落、水部落,还有几个部落态度暧昧,虽然没有直说,但扭扭捏捏的样子让熊二都知道他们想要干嘛。

    张洪很是意动,这几年熊部落跟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来过熊部落“打工”的族人,回到部落后都会有一种落差感,虽然有的人会自我调节,甚至变得更加积极,但大多数人都是会对自己部落的“落后”,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