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需要人工干预,毕竟合理的种植要比随便洒一把种子靠天收,收成绝对更高,能得到的青储饲料也就更多。
去年冬天这些青储饲料再搭配上一些制作豆制品的豆渣,保证了牲口们的口粮,可谓劳苦功高。而且今年部落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就是扩大牧草的种植面积,提升部落青储的库存量。
要知道,部落喂养这些牲口所需的草料,基本上就是从熊山北面和周围种植的苜蓿草上面收割而来的,随着部落牲口群的扩大,这些草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牧草。
当然,要是现在突然有一大块草原,熊部落就没有这个必要专门种植了,天然草场,让张洪很是垂涎。
去年种植的紫花苜蓿,割了4茬,每收割一次,能得到500-1500公斤鲜草不等,平均下来亩产在5000公斤左右,晒干成干草,也能有个1000多公斤。
从去年夏天开始,北面的山坡上就连续不断地产出这种深受部落喜爱的饲料,也在冬天养活了成群的马牛羊等牲口。去年最后一茬苜蓿草,收获了2000多斤的种子,按照每亩5斤播种量,足够把土丘北面——那块没有开辟成粟田的土地给种满。
去年的时候,部落周围移栽了很多果树,在春雨的滋润下也开始发芽,它们移栽的时间尚短,至少还要2年左右,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不过现在部落的食物很多,来源也丰富,这些果树目前还派不上大的用场。
种植业对季节的要求很高,虽然张洪说不在意速度,但族人们都想着早点给干完,还要投入其他的事情。这些天部落的族人们很是忙碌,种地很是辛苦,基本上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拉着牛车、驴车,带着工具和犁,去各个方向开垦土地。
新开的土地需要用犁翻过一遍后,再用耙耙上1-2趟,将土壤里面的硬块、石头、树根、草根地被清理干净,然后才能进行种植。这个时候,如果要想提高产量,就需要族人起垄。起垄用铁锹,在耕好的田中,沿着一个方向铲出一条宽在10-15厘米、高出地面5厘米左右的垄,相邻两条垄的距离也在10厘米左右,然后将种子播撒在垄上面,再覆土。
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有: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