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个落单的。
张洪既然知道这些野牛是从北方过来的,那方向就很明确了,向西北方向进发,多抓一些大型的牲口回来。
如果没有收获,那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当是对族人冬季野外生存的历练了。
很多人觉得室外零下几十度,怎么能保证在野外生存,但张洪知道,只要做好保暖和食物的供应,短时间还是能够在野外进行生存的,只要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就行。
而且张洪也不至于拿自己和族人的生命开玩笑,这个冬天,最多就往西北方向走上一百来里的路,去碰碰运气。
如果沿途再在各个部落进行补充和修整,那安全问题也能减少不少潜在的危险。
在冬季户外活动,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温度。
部落里现在有很多皮衣皮裤可以用来保暖,托前段时间跟各个部落贸易的福,部落里面,各种兽皮的保有量很高,而且经过鞣制工序的不断改进,处理过的兽皮,很是柔软。
部落里很多妇人都学会如何去缝制一件合适的兽皮大衣,基本上以羊皮和鹿皮为主,这些皮子上面的毛,都会被去掉,然后根据族人体型的大小,进行裁剪和缝制。
有些兽皮上面需要保留一些毛发,用来缝在内衬或者脖领上,这些有毛发的衣服,保暖效果更好。
但最受部落欢迎的,还是用那些禽类的绒毛做成的衣服,其中保暖效果最好的,还是大雁绒。
跟后世羽绒服差不多一个制作方法,先是用两层麻布裁剪出衣服的样式,然后每隔一小段距离,就填充上绒毛,再缝好,然后再次填充。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绒毛尽可能地分散在衣服的每一处,而不是集中到一起。
绒毛或者碎羽毛有很强的保暖效果,可是产量实在是太低了。
一只大雁,身上能用做羽绒服的毛发,只有绒子和毛片,而且最多也只有半斤不到的量。上次在野地里抓大雁的时候,死掉的大雁有120多只,最终也只收集到不到50斤的绒毛。而一套能够让族人在冰天雪地里行动的羽绒服,就至少要花掉一斤半的绒毛。
整个部落只有20套羽绒服,张洪也不会让族人们宰杀活着的大雁,好在冬季要外出的话,最多也就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