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44章 热火朝天的建设(六)(3/6)
枷,就是在一根长棍的一头绑上一个可以绕横轴活动的木板,在将长棍向下挥舞的时候,这个木板可以利用旋转产生的加速度,重重地拍在粟穗上,从而提高脱粒的效率。这个工具非常简单,只是画了一个草图,熊山等人就知道怎么做了,这些天,50多把连枷就做好了。

    在进行初步的脱粒之后,还要对残留的粟进行二次脱粒,因为每个人力量、技巧的不同,脱粒率肯定也有高有低,这个时候,就需要石磙子出场了。

    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在后山用铁锤、铁钎打磨了5个长1米,直径40厘米的石磙子出来。

    石磙两端中心的位置,各掏了一个深约15厘米、直径12厘米的圆洞,在圆洞内部,紧贴着石壁,围着一圈厚度在2厘米左右的铜板,这些铜是贸易队根据张洪的要求带回的,数量不多,只有300多斤,光是用在石磙上就花了100多斤。

    铜板贴着石壁,并且包裹着一根10厘米粗的短木棍,插在石洞里,短木棍另一端则跟车子的轴承一样,用麻绳给绑好,供驴子或者依靠人力来拉。

    接着是风扇车,由车架、外壳、风扇、喂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对于张洪和几个木匠来说,这个玩意的制作稍显麻烦,但有张洪的指导,没过几天也造出了几个出来。

    工作时将粮食放进上边的喂料斗,手摇风扇,喂料斗下边就有风吹过,开启调节门,谷物在重力作用下会缓缓落下,密度小的谷壳及轻杂物被风力吹出机外,而密度大饱满的谷物直接流出在下边出料口,这样,就把糠秕、灰尘与谷物分开。分开后的谷子,经过晾晒后,就可以直接储存或者加工成食物了。

    而为了弄清楚产量到底有多少,张洪在部落原有小秤的基础上,又设计制作了能够称重200斤左右的抬秤,就是杠杆原理,结合小秤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大台秤。

    张洪在初当族长的时候,就一直注重规范部落里重量、长度等这些基础单位,所以一米是按照他手掌的长度的5倍来规定的,33米为一丈,一丈十尺,一尺十寸,而每一寸都是33厘米;而一斤的重量,则是根据他的感觉而来的,跟后世一样,一公斤是两斤,至于会不会影响后世的标准,这个张洪也管不了那么多,在这个时代,能不能延续下去还另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