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开垦土地,对种植物的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播种、施肥、除草、灌溉、驱兽,这些在这个时代都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去做,才能做成的事情。
播种、施肥倒是简单,反正明年开垦的土地就那么多,种子按照比例撒下去就行,施肥也只要把那些粪便给挑到田里弄到土里。
但灌溉就需要提前规划一下了。
南边的土地离小溪比较近,附近用水比较方便,但是离水源越远,用水也就困难了起来,需要在田地里挖一条灌溉用的沟渠,将水给引入进去,提升灌溉的效率。这道沟渠可以将溪流连接到西南方向的那条河,从而解决溪流水流量小,水位低的问题。
部落居住地的人畜厕所,每天都会清理一次,几个月下来,所堆积的粪便也颇为可观。当初为了族人的健康,张洪让人每天将粪便给挑到远离居住地的地方,在溪流下游设置了一个粪便堆积点。
张洪知道,在没有化肥的原始社会,要想肥田,只能通过挖河道淤泥或者人畜粪便来提升土壤肥力。或者采用更原始的办法,刀耕火种,一把火把树林、杂草烧个干净,再在土地上种植,等到来年,再烧另外一片树林。
刀耕火种,张洪不准备这样做,哪怕是部落第一次种植农作物,也不准备采用这种即使在原始社会也显得原始的方式。
原因有很多,一来担心火势失控,将周围的树林、草场全部烧毁,那么部落才起步的养殖业就面临巨大的风险;其次是张洪与族人在此里栖息久了,对周围已经产生了领地的意识,这里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园,不允许存在可能破坏家园的行为;再者就是熊部落已经有了铁器的小范围运用,接下来扩大生产无非是投入人力、物力等扩大规模,用铁器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一把火烧掉后再处理。
农耕文明不是那种走到哪破坏到哪的生产方式和文明,她是温和的、建设性的,部落在此地扎根,周围的森林、草场、河流,都给部落一个栖息生存的环境,而张洪发展农业,也就会将对它们的破坏降到最低。
竭泽而渔,已经影响到了部落的发展。冬季到来之前,部落里经常捕鱼的队伍发现了一个问题,越到后面,捕到的鱼就越少,而且个头也越小。
张洪知道在河流中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