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 第274章 蓝武:物理难道就不是理学吗?(1/3)
    “这……!”

    朱棣闻言脸上不由就闪过一丝犹豫。

    其实如今大明的选官本来就不止科举这一种。

    要不然老朱之前将近二十年没有举行过科举,而且还一直在大面积的屠杀贪官污吏,那些地方官儿都是哪来的啊!

    在老朱停止科举的年代,对于官员的选拔,其实有好几个渠道。

    比如从底下的吏员被提拔上来的,在如今的洪武朝,这样的例子极多,只要你官做得好,那老朱绝对不吝提拔。

    再比如在某一方面做出了卓越成就,被老朱看到了。

    如今的工部左侍郎孙元基,他之前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匠户出身,因为帮老朱改良了火铳,被破格提拔,一路绿灯做到了左侍郎的位置。

    甚至未来此人若是真有能力,是极有可能再进一步,成为工部尚书的。

    还有一个渠道就是举荐,比如说朝中某一个大佬听说地方上某某某才思敏捷,品德高尚,有大儒之姿,便上书给老朱。

    若是老朱信得过这个官员,自然就不吝提拔。

    明朝洪武、永乐朝这样的例子同样也不少,那位鼎鼎大名的三杨之首杨士奇在历史上就是这么当官的。

    还有方孝孺同样也是如此。

    这种方式类似于汉朝时的举孝廉。

    不过能玩这种方式的人,家里非富即贵,背后必定是有大靠山支持的,而且十有八九也是儒家读书人。

    但无论是上面说的哪一种方法,其都没有形成定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靠着老朱勤奋才能做到的。

    但现在听蓝武的口气,显然是要把这些花样繁多的选官方式形成制度。

    但这样就会带来一个极其直观的问题,假以时日,朝中的党争必定会越发激烈!

    东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为了统一全国上下所有人的思想,让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当时所谓的罢黜百家其实也不是真的一点不用别家的思想,只是把所有好的思想全都装进一个框架内,这个框架就是后来的儒家。

    事实也证明这个做法非常的行之有效,其后一千多年,所有王朝在建立之初几乎全都沿用了这一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