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了一声,等朱高煦跑出暖阁之后,他这才重重叹了一口气,又坐回了椅子上。
“道衍大师,你说说咱这个儿子,该如何是好啊!”
他转过头看向旁边的姚广孝问道。
目睹了全过程的姚广孝却是呵呵一笑,他掌握着燕王府的情报体系,这两年随着陛下离开京城,京城暗中的监察体系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地带,趁着这个机会,他把燕王府的情报体系彻底洒满了整个京城。
自然知道这件事的始末。
如今随着燕王监国理政的时间越来越久,而且那位皇帝陛下越来越长时间不露面,整个朝堂已经默认了这位就是下一任大明皇帝。
而由此,自然很多事情就开始和洪武朝时不同了。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自洪武十八年徐达病死之后,一直保持低调沉寂的魏国公府这段时间活动开始频繁,权势开始明显抬头。
而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徐增寿。
这两年明里暗里,他和凉国公府一系已经起了不少摩擦,而且因为蓝武这个凉国公府的话事人不在,所以几乎每一次摩擦,都是以凉国公府让步结束。
姚广孝把这些事儿看在眼里,却从来都不插手这其中的争斗,此刻自然就更不可能就这件事上发表评论了。
所以他极其自然的略过此事不提,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殿下,陛下和凉国公府已经到凤阳大半个月了。”
“昨天传回来的消息,秦晋二王已经被陛下说服,愿意出海了。”
“这次回京,他们会和陛下一起回来,为下一次下西洋做筹备。”
“殿下是不是也该为此做一些准备了?”
本来一脸苦恼模样的朱棣听到这句话,脸上的表情陡然就变得郑重起来。
“大师说的是,二哥、三哥回来,我必要以最隆重的礼仪接待,保证不让他们生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无论他们想要什么,我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满足。”
朱棣说这句话的时候,嘴角的弧度却是怎么也压不下去,显然只要一想到二哥、三哥未来会像自己那两个侄子一般下西洋,彻底离开大明,他就高兴的合不拢嘴。
毕竟两个哥哥未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