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缓缓闭上了眼睛。
经历了这一次的重病,却是让他更加想清楚了一件事。
大明想要跳出之前那些王朝的桎梏,那么就绝对不能向士绅阶层妥协,要一直坚定的维护广大贫苦百姓的利益,因为一旦开始妥协,那么大明必然会滑向越来越衰弱的历史周期内。
而一旦进入这种周期之内,那么恐怕便再也没有人能够拯救大明了。
到时候即便自己把大明原本的历史留给了后世之君,恐怕也无济于事。
“只可惜,咱不能真正的千秋万代啊!”
朱元璋轻声叹了一口气,此刻的他越是越发可惜,蓝武出现的太晚了。
若是这小子能早出现三十年,在自己建立大明之前,就出现在自己身边,那或许大明如今的局面,将会变得全然不同。
“不知道等咱死后,老四,还有他后面的儿子、孙子做了皇帝后,能不能顶得住士绅、文官的压力!”
朱元璋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在位三十年,可是太清楚这种压力有多大了。
这不是某个人的压力,而是所有文官有意无意对皇权的压制。
而且这期间不止是阴谋诡计,更多的还有阳谋,比如说文官对于皇权悄无声息的分润。
当年的胡惟庸本是淮西党,但自从他做了丞相之后,却是渐渐地就开始倒向文官,开始凭借着天下文官的声势侵夺原本属于他这个皇帝的权利。
甚至一度到了要造反的境地。
这其中虽然有他有意放纵的结果,但文官的力量却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他最终才会选择废除了丞相,这个文官阶层的代言人,并且把不得再立丞相写入了祖制的。
但即便如此,依然没用,没有了丞相,老四那个家伙却是又搞出了一个内阁制度。
最后这个内阁比之丞相的权力还要大。
“咱管不了后世的皇帝,但却能管的了老四。”
“要想个办法,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心怀警惕才行。”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