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再次闪过一丝落寞。
即便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但他每一次再提起朱标,依然觉得心在刺痛。
因为朱标的去世,不但让他失去了最喜欢的儿子,而且还让大明失去了最优秀的二代国主。
朱标本来就是朱元璋培养出来,专门去调和文臣和武将关系的二代国君,若是有朱标在,他如今就不必再面临文臣和武将二选一的尴尬局面了。
“那这么说来,陛下现在是又要面临这个选择了吗?”蓝武很快也反应过来,朱元璋今天和他说这么多往事的原因了。
“是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一次咱本来是选择了文臣,让他们来辅佐允炆成为新君的,但你的突然出现让咱意识到,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治理国家多么多么厉害的文臣们真实水平有多拉胯,一朝得势后的吃相有多难看。”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在咱帮他们覆灭了朝中大部分勋贵之后,他们竟然还能搞出靖难之役这种事情来,甚至最后还被老四给推翻了。”
“这在咱看来简直是可笑到了极点。”
蓝武听老朱这么说,顿时也觉得他理解的没毛病。
貌似那几个在建文朝围绕在朱允炆身边的文臣还真一个不如一个,堪称大明版的卧龙凤雏。
“那现在陛下是要选择我等勋臣了?”
蓝武嘿嘿笑着问道。
他觉得这个答案已经不需要他说了,老朱只要没疯,定然是会这么选的。
“小子,选择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
“因为每一次的选择都意味着大清洗,意味着有很大一批人会因此而死。”
“咱觉得,你在听到咱马上要面临选择的时候,应该感到害怕,而不是高兴。”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着蓝武继续道:“毕竟所谓勋贵、文臣,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制,在大清洗开始之后,谁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清洗到自己头上。
“呃!”
蓝武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
他看着朱元璋那似笑非笑的模样,心里不由也开始有些忐忑起来。
貌似历史上的确是如此,比如那两位一手操办了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