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的紧急电话突然打了过来。电话那头传来上级领导严肃而坚定的声音:“值此风云变幻之际,正是考验我军意志和决心的时候。如今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作为国家军队中的中坚力量,我们理应勇敢地肩负起振奋全国人民抗战热情的重任。此次战斗绝非仅仅关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关系到能否坚定全国人民抗战必胜之心的关键一战。因此,我军必须毫不畏惧牺牲,义无反顾地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坚决抗战到底。务必要打出威风,展现出我中华军人的豪迈气概和不屈精神。前方战场就全权交托给你这位副总指挥了,请放心大胆地指挥作战,不必有任何顾虑。因为在你们身后,有着全国亿万同胞的支持和声援!”
与那下定破釜沉舟之决心的我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此刻身处二战区的闫长官部已然承受不住来自国府以及冈村宁次施加的沉重压力。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闫长官最终做出了决定。
一方面,他果断地派遣出自己的援兵。这支援兵规模颇为可观,其中包括整整两个炮兵团以及六个步兵团,人数总计超过一万余人。这些兵力被毫无保留地划拨给了楚云飞所率领的部队,使得原本就颇具战斗力的 358 旅如虎添翼,总兵力迅速扩充至一万四千余人。得到如此强大增援的 358 旅士兵们顿时士气大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奋勇杀敌。
而另一方面,闫长官又赶忙给冈村宁次回了一封信函。在信中,他巧言令色地表示晋绥军目前按兵不动乃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并恳请冈村宁次能够高抬贵手,切勿对其步步紧逼。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番说辞不过是闫长官想要左右逢源、两头讨好罢了。
不仅如此,闫长官还偷偷向楚云飞下达了一道密令。在命令中,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楚云飞要多多考虑长官部以及整个晋绥军当前所处的艰难处境,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过度招惹恼羞成怒的日军,务必将保存自身实力视为首要任务。
然而此时此刻的楚云飞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拘泥于陈规旧矩、思想僵化的军人了。当他察觉到自身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之后,脑海中率先浮现出的念头并非唯命是从地执行命令,而是寻思着如何能够给予那些可恶的小鬼子致命一击,以此来替他